冷冻的鸡蛋黄像冰淇淋一样?工业上是怎样生产“冻鸡蛋”的?
来源:国际畜牧网    2023-04-07    

近日,网上有人做试验把鸡蛋放到冰箱的冷冻层,要品尝一下冷冻鸡蛋黄的口感如何。


根据试验结果显示,首先,鸡蛋因为其中的水分会随着冷冻的进行而裂开,但是有着蛋壳内膜(鸡蛋衣,又称凤凰衣)的保护和鸡蛋内容物的冰冻,并不会有蛋液流出;其次,剥鸡蛋壳会变得非常困难;另外,将冰冻的鸡蛋切开时,蛋白很黏,还会掉屑;最后,冰冻的鸡蛋虽然会有绵密的冰淇淋质感,但是并不太明显。




至于大家经常说的“冻过的鸡蛋好吃”,可能是因为鸡蛋中的蛋黄在冷冻条件下,会逐渐凝胶化,煮熟之后更紧实,像个“橡皮蛋”。


那么,既然在生活中冻鸡蛋的方法不太可行,那么工业上又是如何生产的?


其实,工业上的冷冻鸡蛋是蛋制品中的一大类,术语一般称为“冰蛋”,它是以鲜蛋为原料,去壳后取全蛋液、蛋白或蛋黄部分,经一系列加工工艺,最后冷冻而成的蛋制品。由于蛋液的种类不同而分为冰全蛋、冰蛋黄、冰蛋白。




具体工艺主要有:打蛋→蛋液→搅拌→过滤→巴氏杀菌→冷却→灌装→速冻→包装→冷藏。


搅拌与过滤:打蛋后的蛋液需放在搅拌过滤器内,目的是为了使蛋液中蛋白与蛋黄混合均匀,组织状态均匀一致,杀菌更完全,搅拌成均匀的乳状液。搅拌时应注意尽量不使其发泡,否则会影响后续加热杀菌的杀菌效果。过滤是为了除去蛋液中的蛋壳碎片、系带、蛋壳膜和蛋黄膜等杂物。


巴氏杀菌:蛋液的巴氏杀菌即对蛋液进行低温杀菌,是在尽量保持蛋液营养价值的条件下,杀灭其中的致病菌,最大限度地减少蛋液中细菌数目的处理方法。实践证明,蛋液经巴氏杀菌的杀菌效果良好,产品的卫生质量显著提高。蛋液的巴氏杀菌多采用片式热交换器进行。

1、巴氏杀菌的条件:采用巴氏杀菌法处理蛋液时,为了防止蛋液产生凝固,加热的温度和时间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。在加热过程中,蛋白比蛋黄更易出现热凝固的现象。因此,在低温杀菌时,全蛋液、蛋黄液及蛋白液的加热温度和时间并不相同。全蛋液、蛋黄液加热温度为60~67℃,蛋白液加热温度为55~57℃,杀菌时间一般控制在3~4min。

2、巴氏杀菌的效果:打蛋后的蛋液中常污染有大量的微生物,如大肠杆菌、葡萄球菌、沙门氏菌等,经过适当时间低温杀菌处理后,蛋液中的细菌总数、大肠菌群大幅度减少,肠道致病菌被全部杀灭。因此,低温杀菌对于提高冰蛋的卫生质量和食用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。




冷却(预冷):杀菌后的蛋液应迅速冷却降温至4℃左右。采用片式热交换器进行巴氏杀菌时,杀菌完成以后,蛋液将从保温区进入冷却区直接实现降温。如果蛋液未经巴氏杀菌,搅拌、过滤后的蛋液应迅速转入冷却罐内冷却降温至4℃左右。


灌装:蛋液降温达到要求时即可灌装。冷却蛋液一般采用马口铁罐(内衬塑料袋)灌装。灌装容器使用前须洗净,用121℃蒸汽消毒30min.待干燥后备用。为了便于销售,蛋液也可采用塑料袋灌装。


冷冻:将灌装好的蛋液送入低温冷冻间内冻结。在国内,冷冻间的温度一般控制在-23℃左右,当罐(袋)内中心温度降至-15℃时即可完成冻结。在普通冻结间内完成冻结一般需60~70h,而在-35~-45℃的冷冻条件下。一般只需16h左右。

在冷冻时蛋黄的物性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。冷冻温度低于-6℃时,蛋黄的黏度突然增加,而解冻后的黏度也较大,并有糊状物产生。据研究,在-10℃和-20℃冷冻时,-20℃冷冻对蛋黄黏性的影响要大得多,但使用液氮冷冻时不会出现蛋黄黏性改变的现象。为了减少蛋黄在冻结时产生上述的不利变化,可以在-10℃左右进行冷冻,也可在蛋黄中先添加10%左右的蔗糖或3%~5%的食盐再对其冷冻。




包装:冻结完成后,马口铁罐须用纸箱包装,塑料袋灌装的产品也应在其外加硬纸盒包装,以便于保管和运输。


冷藏:将包装好的冰蛋送入-8℃以下的低温冷库中贮藏。


至于为什么会生产冰蛋,原因大抵是,虽然我国蛋品资源丰富,但其价格会随着季节与供求关系而出现上下浮动,而冰蛋依靠其长保质期,不仅可以缓解价格波动,而且可以增加销售半径。